河北馆陶:民警李新明为素不相识的幼儿捐献造血干细胞
近日,河北省馆陶县公安局民警李新明赴石家庄,为一名素不相识的1岁白血病幼儿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其点燃生活的希望。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在近亲属之间的匹配率是1/4左右,没有血缘关系的匹配率是万分之一至几十万分之一。而素昧平生的两个人,会以造血干细胞这种特殊的方式,从此“血脉相连”。
“能救人,我愿意!”谈及捐献的初衷,李新明的想法很纯粹。他一直积极参加爱心献血志愿活动,支持公益、奉献爱心。
2021年,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李新明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救治血液病的有效途径。随后,怀着救人的善意,他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捐献者。
加入中华骨髓库,并不意味着一定能配型成功,直到2023年4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到李新明,称有患者与他初配成功。
“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入库血样3年了,没想到能跟患者配型成功,很幸运!”想到有机会挽救一条生命,李新明的喜悦从心底里流淌出来。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捐献时,李新明毫不迟疑地答应了:“能救人,我一百个愿意!”7月4日,李新明赴石家庄捐献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李新明是河北省第685例、邯郸市第170例、馆陶县第19例、馆陶公安系统第4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救人一命,家人们虽然担心,但也都理解支持我,更为我骄傲!”李新明的善举得到全家的支持,成了他奔赴这场“生命之约”的巨大动力。
“我听说受助者是个不满一岁的孩子,我们自己也有两个孩子,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也意味着挽救了一个家庭,我非常支持他!”李新明的爱人徐延宁说。
7月11日下午1时多,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李新明成功捐献的23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当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很快就能输入到患者体内时,李新明激动地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这么低,没想到我能配对成功,只要能帮助到他人,值了!”
点亮生命之光,彼此无需相识。只要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发出生命的呼喊,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随时准备挽起衣袖为素昧平生的你点亮生命之光。
李新明表示,这一善举不只是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也必将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之中,让这种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薪火相传、厚积流光。“公益事业是一辈子的事业,如果哪里需要我去做,我会义无反顾。只要身体允许,条件允许,我会继续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