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杂谈

[复制链接]
查看5076 | 回复3 | 2023-12-8 18: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子教育杂谈

(一)亲子教育·亲子共读




亲子教育就是父母或祖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各种教育及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如读写等方面的活动,最多的是亲子共读。二是教育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包括养成良好的品德、为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日常行为的规范等很多方面。
朱永升老师认为: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
父母的价值、意义和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我们还没有非常深刻地意识到。
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就是父母造就出来的。在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有什么样的父母,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神奇的种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它长在不同的土地上,就会开出不同的花。那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深刻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亲子教育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塑造优良的家风,能关注孩子健康成长,避免走弯路、错路,形成良好的习惯,塑造优良的品格,还可以让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等。

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更坏。所以在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的背后,我们总能找到和谐温馨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不健全的人格,我们可以在家庭中找到矛盾和冲突的因素。

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运用好亲子教育,首先改变观念。要明白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改变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这种陈旧观念,要与学校相互配合,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可有人片面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他们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当然,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有许多东西是学校和老师做不到的事情。学校和老师最擅长的是传授知识。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实质上都是知识层面的。有人认为传道是品德培养,这种理解并不确切。实际教师传道只是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而品德的培养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校和老师是无法全部做到的。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把孩子的教育推向社会,让他们去社会上长见识,或希望别人去教。可是,中国人教育别人家的孩子,有许多顾忌和不便,甚至包括教师。因为教育别人家的孩子,伤害的是他们父母的面子。往严重里说,管教别人家的孩子,容易伤了两家人的和气。

碰到“熊孩子”,大部分人除了选择忍让之外,别无他法。而在公共场所,一旦有孩子吵吵闹闹,严重到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大部分也选择忍让。

一千句温柔的嗔怪不如让孩子见识一次真正的社会,真正聪明的父母,懂得赋予外人教育自己孩子的权利。

亲子教育要注意坚持,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至孩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了自觉学习、能够独立学习的习惯。

亲子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不是要时刻与孩子一起学习,关键是坚持。坚持每天与孩子一起,有3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就够了。

亲子教育必须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每天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例如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亲子教育,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及时总结亲子共读的收获和体会,需要吸取的经验教训。最好写亲子共读日志。亲子共读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良好的习惯培养。例如什么时候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等。

亲子教育不能光给孩子讲道理,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道理要讲,但是不能只讲道理。现在的家长面对孩子坏毛病,大多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但是要知道,父母是用头脑思考人生,孩子则是用感觉认识世界。

讲道理是最低效的教育方法。不仅会破坏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造成孩子知行分裂。孩子的一生,没法靠一个个大道理勾勒出来。

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知道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从小,我们就听过数不清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做不到的道理,怎么改变人生?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

而习惯的力量,足以改变人生。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习惯,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力量,足以改变人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成人养成习惯尚且需要21天,更别说是幼小的孩童。不要忽略生活的日常点滴,多一些耐心和爱,将幼小的树苗浇灌。

因此,亲子教育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习惯养成”,只有将道理内化于他们的习惯中,才能使”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大道理方可发挥功效。




(二)亲子陪伴·底线

陪伴是亲子活动的重要方式。
陪伴可以增加亲情,融入感情。陪伴在自由交流中传播爱心,让孩子有安全感,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自由交流的陪伴中,要注意方法和策略。要放下自己的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既是孩子的老师,又是孩子的朋友。
很多爸妈“陪”在孩子身边,就爱不停地挑孩子的毛病。
孩子写作业,嫌弃孩子磨叽;孩子在吃饭,嫌弃孩子挑食;孩子出去玩,嫌弃孩子贪玩;……这种低质量的“陪伴”,你还不如不陪。孩子被说教,爸妈不满意,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人开心。
陪伴这段时间,应该是你和孩子闲聊的时间,不管孩子说的东西多幼稚,做的事情多可笑,爸妈一定不要居高临下地“点评”孩子,对孩子的做法指手画脚。让孩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下去,你会发现,闲聊能让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打破亲子间的隔阂。
当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可以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你是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解决问题,处理情绪的能力。这也会让孩子更加信任你,遇到什么事情,也更愿意主动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陪伴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有效防止孩子走错路,走弯路。在陪伴中,通过闲聊,自然而然地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一切防患于未然!
不要说没有时间,孩子需要你们陪伴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每天20—30分钟就可以,关键是要经常陪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陪伴中,可以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亲爱的家长,陪陪您的孩子吧!
亲子教育活动中,要把握好爱的底线,爱没了底线其实就是祸害。
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父母没有底线,不代表社会没有底线;父母不教训孩子,社会迟早会狠狠地教育他,不要等到那时再追悔莫及。
亲子教育中,需要父母守住底线,告诉孩子行为的边界在哪里,公序良俗是什么。 因为孩子还小,他还不能控制自己,所以需要父母守住底线,用管教或者惩罚的方法,压制住孩子人性中恶的部分,防止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父母有底线,并不是要滥施暴力,而是用适当的管教,让孩子明事理、懂是非。 等他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明白那些惩罚不过是犯错应有的代价。
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来替你教育他。

很多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还不能好好吃饭,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惯出来的。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祖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恨不得替孩子吃饭。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看到孩子吃饭笨手笨脚的,索性就一喂了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ppysong | 2023-12-9 0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我支持评论下,会为我涨涨经验,我要好好支持下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7265 | 2023-12-9 02: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共鸣,已转发楼主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婚庆中国掌 | 2023-12-9 15: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都能关注下,让更多人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