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凌源瓦庙子村矿山采矿权到期引争议:5800万订单石料来源成谜2025年3月,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东城街道瓦庙子村一处建筑用白云岩矿采矿权到期,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启动重新挂牌出让程序。然而,此前有企业宣称获得5800万元石料订单,其合法来源引发外界质疑。随着采矿权到期与新出让流程的推进,该区域石料供应的合法性与可持续性成为焦点。采矿权到期与重新出让根据凌源市自然资源局公告,瓦庙子村建筑用白云岩矿原采矿权到期后,新采矿权于2025年3月5日启动挂牌出让,拟出让年限9.72年,生产规模为120万立方米/年,挂牌底价1800万元。公告明确要求竞得方需支付原矿山企业资产补偿费8694万元,并承诺按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然而,这一流程尚未结束,市场已出现大额石料订单,其来源引发争议。5800万订单背后的合法性疑云近期,有企业声称与瓦庙子村周边企业签订了总价值5800万元的石料供应协议。但根据现行法规,原采矿权到期后,任何开采行为均需新许可证。若新采矿权尚未确定竞得人,企业提前生产或涉及非法开采。此外,该订单规模远超当地其他合法矿山产能,其石料来源可能存在多重风险。非法采矿与监管漏洞近年来,凌源市非法采矿问题频发。2024年5月,万元店镇曾被曝光存在长期非法采矿行为,破坏生态并引发安全隐患。同年12月,瓦房店镇一钙窑企业因环保设施未启用被举报。2023年,小城子镇与三十家子镇更查处两起团伙盗挖膨润土案件,涉案金额分别达140万元与35万元。这些案例凸显当地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为非法石料流入市场提供了土壤。中标企业与市场需求的矛盾2024年5月,凌源市胜利碎石加工厂中标瓦庙子村碎石供应项目,涉及0-10mm、10-30mm碎石及矿粉,成交价分别为79.5元/立方米、84.5元/立方米及191元/吨。然而,该厂产能有限,难以支撑5800万元订单。业内人士推测,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化整为零”或跨区域采购规避监管,但合法性存疑。公众质疑与监管挑战面对石料来源不明的质疑,凌源市自然资源局表示,新采矿权竞得人需严格履行环保与安全义务,过渡期内严禁非法开采。但公众担忧,若监管滞后,非法石料可能通过“假合同”“伪加工”等手段流入市场,破坏公平竞争并加剧生态破坏。此外,新采矿权出让收益与资产补偿费的缴纳进度亦影响供应稳定性。专家建议与未来展望有法律专家指出,企业需严格遵守“先证后采”原则,地方政府应加强过渡期巡查,建立石料来源追溯机制。同时,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落实需配套技术指导与资金支持,避免“重出让、轻监管”。随着新采矿权竞得结果的公布,瓦庙子村石料市场能否回归合法轨道,将成为检验地方矿产资源管理成效的试金石。#推荐辽宁省凌源市头条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