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快捷导航
发布信息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国民社区
社区
BBS
工作人员查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高级科技
»
社区
›
国人生活
›
国民社区
›
2024年末,八问中国电影
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24年末,八问中国电影
[复制链接]
2279
|
1
|
昨天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新潮观鱼】
你多久没有走进影院了?你最近一部在电影院看到回味良久的好电影是什么时候?你是否愿意放下手机和短视频号上的“电影解说”走进电影院?
这三个问题也许是我们开始2024年的电影大盘点前需要问自己的问题。
截至12月23日,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映片(含引进片)数量超过500部,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414亿,复苏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近七成。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节假日档期票房占全年的66%,假期依然是观众走进影院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说2023年疫情后大家对电影市场的回暖还有诸多期待和不确定,那么2024年很多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中国电影依然在汹涌的浪潮中不断进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我们能强烈感觉很多“变了”——市场变了、观众变了、题材和创作者也变了——但告别了野蛮生长时代的中国电影如何在困境中走向next level,目前依然难以回答。
统计截至2024年10月31日,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一、喜剧包裹现实主义,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无论中外市场,喜剧片永远是电影院最“招客”的题材,2024年依然如此:2024年全年榜单前五均为喜剧片,依次为《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
2024年影票票房总榜,统计截至2024年12月23日,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跨年档的《年会不能停!》为2024年的喜剧电影迎来了开门红。严格来说是2023年上映片,但由于口碑发酵实现票房逆跌,多数观众2024年才看到这部电影。差点被名字耽误的该片用喜剧形式,将讽刺矛头直指当下舆情沸然的职场生态和劳动关系,吃到了巨大题材红利。在小人物将错就错歪打正着一路爬升的“错置喜剧”传统赛道下,我们看到的是国企改革一路壮大以来的“大企业病”,看到了私营企业中被光鲜的写字楼、洋气的职场花名、花哨的概念术语包裹的“传统艺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电影成了“打工人嘴替”,“颗粒度对齐一下”等“不说人话”的职场黑话引发众多打工人的共鸣,给足观众情绪价值。
字节跳动在厕所推广职场“反黑话”运动
正如永放光彩的古早小品《小偷公司》《打工奇遇》《主角与配角》那样,对普通人每日面对的现实,尤其是“上位者”的讽刺再加上创作者浓度很高的才华,是喜剧一种很高级的成功,在2024年也让观众们在厌倦了闹剧式喜剧、段子式喜剧后,让喜剧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焕发了生命力。
导演兼编剧董润年对喜剧节奏的把握,大鹏和白客等人的稳定发挥,加上跨年档其他竞争对手都是爱情片和剧情犯罪片,《年会不能停!》靠口碑加持,从跨年一直“活”到春节档前夕,除夕票房占比仍达40.6%,最终票房为12.92亿,算是2024开年的一匹“黑马”。
无独有偶,在春节档的混战中,张艺谋也用喜剧外衣包裹了严肃的社会话题,将喜剧镜头对准了近年来社会呼声很大的“正当防卫标准”问题——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见义勇为反遭惩罚的不满——“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第二十条》在商业电影和现实主义之间找到了一定的平衡,结局很正,但生活流喜剧帮观众化解了对主旋律题材的审美疲劳和“大过年的看审案”的紧绷感。
电影在喜剧和现实主义上拿捏得当:检察官韩明(雷佳音 饰)和妻子李茂娟(马丽 饰)的日常拌嘴,包袱“现挂”,没让一句话掉地上,相当于大家买票进电影院把在春晚上笑不出来的小品在大银幕上找补回来;再通过郝秀萍(赵丽颖 饰)甘愿以死抗议不公来观照现实,表达公众诉求,迎合了积攒已久的社会情绪。
不得不说,和其他大导演的沉寂和退步相比,老谋子功力尚在,强就强在他没有放弃不断尝试新东西的热忱,没有永远躺在熟悉的风格和观众期待的舒适区里吃老本,该片最终票房达到24.54亿,靠口碑后劲十足。
如果说《年会不能停!》和《第二十条》都是在喜剧中展现对普通人的关怀,那主打励志喜剧的《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就少了那一层与普通人的连接。
凭借贾玲和沈腾的强大票房号召力,两部影片在春节档对打得缠缠绵绵,最终《热辣滚烫》(34.6亿)赢了《飞驰人生2》(33.9亿)。不过,两部电影都因单薄的剧本质量收获了两极分化的评价,喜欢的人二刷三刷,用非常高大上的评语来包装电影,而看不进去的人无法理解,甚至嘲讽满满。抛开各自粉丝的口水战,一年过去了,两部电影除了票房留下哪些记忆点,才是挤掉水分后各自的“真金”。
到了暑期档,大盘还得靠喜剧来救。沈腾、马丽主演的《抓娃娃》7月上映救市,狂揽33.27亿票房,同期能对打的没有,由于宣发成本比你死我活的春节档低了不少,虽票房不及《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利润或许更胜一筹。但和去年称霸暑期档的《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命运一样,《抓娃娃》赢得市场的同时,也面临口碑争议。
争议背后是开心麻花团队近年来的困境,自出道即巅峰的《夏洛特烦恼》后,又有了引发口碑小高潮的《驴得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和《西虹市首富》,近年来,我们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开心麻花一众喜剧明星或单独或组团出现在各种喜剧电影海报上,但这些喜剧的质量客气点说是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是“挂羊头卖狗肉”,得靠观众鉴定一下“含腾量”再去买票。面对“麻花宇宙”越来越多被打上“圈钱烂片”的标签,喜剧观众的信任危机正在蔓延。
今年《抓娃娃》则是在质疑声中,开心麻花“憋了个大的”,不仅沈腾马丽再组CP,成为电影绝对核心,导演兼编剧是出自麻花系的闫非、彭大魔,俩人也是《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的导演和编剧。《抓娃娃》出品方不止开心麻花,还有长影集团、西虹胡同影视、万达影视、猫眼微影文化、阿里巴巴影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因素让这部电影上映前的期待值拉满,各方跃跃欲试,等待一个暑期档+王牌喜剧演员+最热IP的“喜剧巅峰爆款”。
但与期待值相比,《抓娃娃》最终呈现效果明显“弱”了。本想讽刺“没苦硬吃”的穷养、内疚式教育观,有点中式教育“恐怖片”的意思,但渲染富豪生活的夸张设定和强行大团圆的暧昧结局都大大削弱了这部喜剧对观众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一边,现实中“为五斗米折腰”的年轻人吐槽,“如果穷困潦倒的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爹是富豪(很多爽文的设定),只要能继承家业,爹让我咋地我就咋地”;另一边,处于电影讽刺对象生态位的“家长们”,看到最后长成品学兼优好青年的马继业,以及最后父慈子孝儿子成才的结局,非但不会反省反而大腿一拍:“苦难教育真是太有必要了!”
二、拍现实主义,靠“脑补”就能赚眼泪吗?
如果说用喜剧外衣包裹现实主义就算口碑祭天依然是票房灵药,那“脑补”的现实主义,就很难灵了。一不小心被质疑制造焦虑、“歌颂”苦难,就更难翻身。
讲述中年人遭裁员及生活双重变故的剧情片《逆行人生》票房3.59亿 ,豆瓣6.6分。这在徐峥近十年执导的片子里,票房倒数第一,这其中也有《囧妈》当年临时撤档决定上线,得罪全国院线的因素。
经济下行导致失业潮、中年危机叠加中产阶级滑落,再加上外卖行业这个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又非常“后现代”的劳动形式,成为了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天选素材”。但觉得拿着这样的题材怎么拍都能受欢迎那就是创作者的傲慢了——如果观众平日里就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不少比电影真实得多的外卖小哥、失业中年、迷茫青年的自述和Vlog,再一看电影:把压榨程序员的算法、让骑手不得不超时超负荷劳动甚至冒着违章和车祸的风险,描绘成了“为了当单王的热血励志拼搏”,甚至一部描写底层劳动者的电影最后成为了平台的软广告,那就不是傲慢,而是扯淡了。
在直面苦难和渲染苦难上,在理解焦虑和制造焦虑上,创作者的把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值得一提的是,与《逆行人生》同期上映的几乎不被关注的中小成本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同样是中年危机失业+外卖行业,电影用设计算法的程序员和被算法困住、遭遇车祸的外卖员这对同属于劳工阶级的人物从对立到和解,最后将矛头直指平台本身,这种关注矛盾胜过沉湎自身的创作思路显然更尊重包括外卖员和广大观众在内的普通人。
无论如何,积极关注现实已是如今电影的一个潮流,也许水平有高低,但比起前些年大屏幕上各种抽象的烧钱大片、华丽包装下空洞的玄幻史诗相比,已经是不小的进步。方向对了,下一步则是如何多出精品。事实证明,现实题材不能“脑补”太多,不然会暴露创作者对普通人生活缺乏观察的陈腐和匠气。等到上映,照妖镜一照,逃不过活在现实中的观众的批判。
三、类型片如何给观众来点“新味道”?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2024年观众对喜剧、悬疑、科幻、动作四大类型电影青睐有加,好故事会增强观众的推荐意愿。在好内容的基础上,观众在意故事是否吸引眼球、情绪释放是否极致和话题是否产生强共鸣。
这就不得不提到,今年3月,一部单看名字完全不知道内容的电影在冷门档期杀出,成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最大黑马,它就是台湾动作犯罪片《周处除三害》。
这部电影的火爆似乎让台湾地区的本土观众难以理解——6.65亿票房,打败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沙丘2》,豆瓣102万人打出的8.1分,在豆瓣华语动作片榜单仅次于《功夫》(8.9)《英雄本色》(8.6)和《纵横四海》(8.8),而前三名都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和复兴时代的产物。片中一首讽刺邪教的配乐《新造的人》歌词和“时间差不多啰”等台词也在大陆社交媒体成为热梗。
《周处除三害》为什么会这么火?除了电影本身质量之外,还有两个“盘外”要素不可忽视。一个是主角陈桂林的“疯”完美迎合了当今年轻人在压力之下“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状态;二是邪教这一早就在大陆被荡涤却在台湾地区大行其道的玩意儿在银幕上对于大陆观众足够“猎奇”。
同样以“猎奇”作为额外优势的还有五一上映的港产动作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6.84亿票房)和暑期档收尾之作科幻惊悚片《异形:夺命舰》(7.86亿票房),算是给排面年年下滑的港产电影和好莱坞大片挽了个尊。前者以“九龙城寨”这一曾经代表着旧香港丛林法则和赛博朋克亚文化源头的符号为舞台,讲了一个香港电影非常类型化的“兄弟义气”“底层互助”和“江湖恩怨”的故事;后者则是依靠没有分级制度下的大尺度引进,尤其是靠着家长的投诉引来了一批“猎奇”观众,没让舆情破坏电影宣发,反借机揽客,在片方重申“谨慎观影”的提示后,票房实现逆跌。
与其分析这两部电影各自内容亮点,毋宁说是其套路本身迎合了在这两种类型片日渐乏力、缺少创新的大环境下,观众对于“就是这个味儿”的刻板印象的追忆。属于新瓶装旧酒,越喝越上头。
被年轻观众誉为“电子菌子”的暑期档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本质上也是这样一部电影——看上去很新,导演用华丽的视觉效果、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异世界的离奇讲了一个老套的三流青春伤痛小说的故事,在电影院里惊过笑过感慨过导演精神状态之后,脑中只留下了一行字“男人至死是少年”。其他类型片诸如家庭轻喜剧《走走停停》、爱情片《我们一起摇太阳》也面临类似的“优势明显、短板也突出”的问题。审美疲劳、苦大仇深和假装深刻是他们需要共同规避的问题。
此外,在纪录片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方励执导的《里斯本丸沉没》口碑不错,而票房不到4800万,市场表现不及剧情片,但依然是全年纪录片内地票房冠军。
四、“大导演+大明星”怎么就成了票房“毒药”?
不知道是不是“风水”不好,2024电影市场成为了知名大导演们的集体“扑街”之年:2024年上映的大片中,《解密》(陈思诚执导,刘昊然主演)、《异人之下》(乌尔善执导,胡先煦、李宛妲、冯绍峰等主演)、《谈判专家》(邱礼涛执导,刘青云、吴镇宇主演)、《749局》(陆川执导,王俊凯、苗苗等主演)、《朝云暮雨》(张国立执导、范伟、周冬雨主演)在票房和口碑上均不及预期。
在大盘遇冷、用户需求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宁浩这样以往靠着小成本、好剧本走出来的导演,也遇到了瓶颈,一年两扑:《红毯先生》(宁浩执导,刘德华主演)临时撤出春节档后在3月重新上映,短视频宣发想将该片包装成真实反映娱乐圈生态的“宫斗”片,但内娱的乐子已经够多了,没人关心不点名道姓的讽刺片,票房没能破亿;国庆档的《爆款好人》(宁浩执导、葛优主演)更是无声无息地扑了。
时隔30年,掌镜《霸王别姬》的顾长卫和“袁四爷”葛优在新片《刺猬》中重聚,但顾长卫的“疾病隐喻”没走通,葛优的“疯”神演技也没走通,迷离的主题和迷茫的宣发,让这部影片成了市场的过客。
胡玫执导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则从预告释出就引发市场强烈嘘声,看着预告片的质感观众不由得惊呼,在如今“红楼梦”如此受欢迎,古装剧装造不断升级主题与时俱进的当下,谁给你胆子这么拍的?
最终上映票房600万——这600万票房中的大多数可能还是来自好奇害死猫,去一探究竟“到底有多差”的闲人们。有网民讽刺称:“该片唯一受益者:李少红。”
2024年的大导演们可能会怀念陈凯歌拍《无极》的那个年代,彼时观众可能仅凭着导演名字和曾经在国际上拿到的奖项就愿意走进电影院为“烂片”买单,只要演员的阵容足够华丽票房就足够稳固。然而,时代变了。
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三部曲第二部“存亡之战”票房在国庆档突破12亿票房,相对于前几年横扫大盘的战争和历史题材,观众对主旋律的审美疲劳已经开始显现。陈凯歌的大导演名声甚至在电影宣发时成为了某种“负资产”——观众在经历了革命历史题材从无到有的感动式消费后,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于这类题材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讲好故事,如何突破对好莱坞战争大片的简单模仿,如何在电影中体现我党我军的“魂魄”,如何创作能激励人心的主旋律,观众的要求其实很高。
而大导演们在伤痕时代的成名作反而会让观众们先天就对他们的能力“抱有怀疑”,即使陈凯歌拍得挺不错。即将执导科幻第一IP的《三体》的张艺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五、她们在银幕涌现,电影行业版图有哪些改变?
从2023年开年《你好,李焕英》到2024年女性电影集中涌现,在剧集市场“男频”“女频”百花齐放数年后,中国电影市场的包容度和观影需求的多元化日益彰显。从全年票房冠军《热辣滚烫》,到《坠落的审判》《泳者之心》《出走的决心》《乔妍的心事》,再到年末冲出的《好东西》,包括创下港产片在香港本地票房纪录的《破·地狱》,2024年的大银幕,女性主创和角色持续发力。
在华语电影市场“被看见的她”俨然已经是一个潮流,而这个潮流在未来几年是会不可逆转还是遭遇挫折,还有待持续观察。
值得关注的是,女性电影崛起背后首先是电影消费市场的悄然变化。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截至10月,2024年购票用户中女性占比58%,2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79%,三四线城市观众占比41%。女性及95后已逐渐成为市场主力。
统计截至2024年10月31日,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这样的用户画像表明,院线主力消费者对女性题材的接受度不低,只要故事能讲好,就会有人买单。从11月22日上映到12月初,邵艺辉执导,宋佳、钟楚曦等主演的电影《好东西》排片占比一度超过50%,这是以往女性题材电影很难获得的市场份额。截至12月23日,《好东西》票房已经突破6.88亿,猫眼专业版对其内地票房预测升至7.15亿。
不同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比好莱坞慢一拍的国产“小妞电影”,从内容上看,如今这股女性电影的潮流中,关注女性在情感、家庭、职场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困境成为主流。无论是《好东西》里魔都的摩登年轻女性还是《出走的决心》中为家庭操劳的中老年主妇,无论是《破·地狱》中无法继承父业却承担着养老义务的女儿,还是《坠落的审判》中因为婚姻中的“女强男弱”就被置于绝境的女作家,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的困境和在急速变迁的时代中的各种问题和错位第一次如此“占用公共空间”地在大银幕上被表现,被讨论,甚至被争议。不可否认的是,涉及性别话题,在社交平台开启了影院之外第二轮创作讨论和价值观争辩,争议同时也在特定的目标人群中反哺了电影热度,助推电影“出圈”。
另外一部分作品则做出了一些结构性尝试,试图改变女性角色在电影故事中“工具人”和“被凝视”的属性,以女性为真正的主角展开文本。而这个方向的内容创作显然影响更为深远,但更加艰难。要在这个方向上进行突破,而避免一拥而上地“蹭热点”和浮于表面展现“苦大仇深”以及“踩点给分”的命题作文式创作,则需要电影全产业链的女性工作者的崛起和“被看见”。
当越来越多的女性拿起了创作的笔,扛起了摄影机,当起了制片人,成为了观众,“半边天”下的世界电影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虽然前路漫长,但十分值得期待。
六、中国动画复兴,如何稳步走出“青春期”?
在华语电影竞争最惨烈的春节档,永远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钉子户”《熊出没》,该片票房甚至成了好烂片分水岭,高于它的不一定是好片,但低于它的春节一定不好过。
数据截至2024年10月28日微博@做电影的连城易脆
尽管不是人人都有《熊出没》的命,但动画电影早已不是当年的“小把戏”,而是电影市场的一方诸侯了。前几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白蛇:缘起》等“叫好又叫座”电影的涌现,已经提高了观众对动画电影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成年人走进电影院看动画的意愿正在增加,中国动画电影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市场上看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
2024年,无论是国产动画电影《白蛇:浮生》,还是引进片《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哈尔的移动城堡》《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曲》《头脑特工队2》《神偷奶爸4》《功夫熊猫4》,票房都能轻松过亿。
宫崎骏继《起风了》后间隔10年推出的作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更是打败美国大片,以7.9亿总票房(档期内3.9亿)拿下清明档票房冠军,并成为全年进口剧情片中的头牌。
统计截至2024年12月23日,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注:清明档票房榜数据为档期内票房,并非电影最终票房)
动画市场大盘稳增,给国产动画片带来了发展的良机,但2024年的动画电影并没有出现《长安三万里》那样近乎完美的“六边形神作”。我们看到的似乎还是前几年成功的IP后面加上“2”“3”“4”,再说了,等几个奇幻IP都拍完,创作者又该薅哪个神话故事呢?
中国的动画电影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盛大的“青春期”——明媚、瑰丽、充满了生命力和表达欲,但同时又“中二”“稚嫩”、钟爱宏大叙事的同时一本正经装成大人模样,内核却因为缺乏沉淀而显得空洞、虚弱、时而难以自洽。中国风、技术流、幻想梦境、成长伤痛、神话宇宙、代际冲突……样样都想拿捏但往往只感动了自己。
青春期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每个人走向成熟和成功必须跨越的修行。也许中国动画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全年龄的、简单但深刻、平静而隽永的好故事。
七、好莱坞的“金字招牌”不香了?
不知不觉到了2024年,已经是实质上取消所谓“国产电影保护月”的第十个年头。十年过去了,“好莱坞大片”依旧是进口影片中最赚钱的种类,2024年进口(含港澳台)片内地票房榜前十名中,美国电影占据八席,剩下的是日本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和《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但今天的好莱坞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好莱坞了。
统计截至2024年12月23日,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2024年进口片票房最高的是《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9.56亿,不到10亿人民币的票房很难重现当年国产电影“如临大敌”的景象——彼时默认只要在春节、暑假这两个最赚钱的档期放进好莱坞大片就会“片甲不留”。
要知道在10年前,2014年全年票房冠军正是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票房榜单前10有5部好莱坞大片;2015年《速度与激情7》拿下了24.23亿的票房,仅以微弱的劣势位居第二(第一名是如今已无人提及的《捉妖记》);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巅峰之年,《复仇者联盟4》狂揽42.48亿票房,位列全年票房第三。(当年的前两名《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合力拿下了近100亿的票房!)今天的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一样,也许都会淡淡地笑着对你挥挥手:“唉,不要提当年了……”
被扼住喉咙的美国队长
不可否认,特效和IP依然是好莱坞最具票房号召力的要素,但是纵观2024年全年的进口片:哥斯拉、异形、死侍、神偷奶爸、功夫熊猫、猩球崛起、狮子王……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新IP,几乎都是在过往成功的电影后面加上数字和后缀。一个诞生不了新IP的好莱坞,衰落和被厌弃也只是时间问题。
以前有人说是内地电影的保护制度让好莱坞大片在内地市场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国产保护月取消,进口片限额放开,甚至如果有美国大片勇到在春节档上映,官方也不会反对;以前有人说进口片的尺度不够,现在《死侍》《异形》作为R级电影统统引进,美国17岁以下要大人陪的电影在中国百无禁忌……
最后你会发现,即使你是好莱坞的金字招牌,也需要自身过硬才能打动中国观众——本地帮会都“滑铁卢”了,你怎么能指望报一个名号就在别人的堂口上坐地收钱?
编剧汪海林在2024年观学院的一场演讲中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好莱坞目前面临的困境:“美国不再是最先提问,最先思考的那个人,只是埋头数钱,文化上毫无进取心,是浑浑噩噩地排在队伍的前列,东张西望无所事事的那个人。”当资本的触角下,好莱坞难以承受开发新IP的风险,而陷入错位方向的“政治正确”又让好莱坞失去了西方精英之外的全世界“俗人”们的青睐。业内人士会告诉你,今天的好莱坞依然勃勃生机,确实以A24为代表的新锐力量通过其亚文化、社交媒体属性和反传统的叛逆姿态迸发出强大的创作力,但那个我们熟悉的特效大片时代大IP堆砌起来的好莱坞正在死去,这究竟是美国流行文化又一次浴火重生还是天边那一抹绚丽的晚霞呢?
不仅在中国,随着电影准入门槛的降低和经济科技的发展,世界上其他地区本土电影制作和本土电影市场也都在发展——以前没得选,今天大家可能更愿意花时间去看一些没有大场面但触及心灵的好故事。
今年在国内产生不错反响,票房过亿的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的台词引发了很多观众的讨论。有观众看完感叹:“你不拍,我不拍,华人文化老外拍。”这个饱含中式温情的泰国华裔家庭故事后劲很大,豆瓣评分高达8.8。曼谷的风有些潮湿,很多观众的眼眶也湿了。上周,《姥姥的外孙》入选第97届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前最佳外语片)初选名单(15强),已创造泰国电影角逐奥斯卡最佳战绩。
也许,亚洲国家电影进军中国内地有天然文化基因优势,好莱坞很难拼得过,但如果好莱坞连自己引以为豪的大片故事都讲不好,只会把已经平视世界的中国观众越推越远。
八、“大环境不好”的风还是吹到了电影圈?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今年,观影人数及人均观影频次均略有回落。截至10月,2024年电影市场观影人数预估4.11亿,人均观影频次2.20次,近六成(占比58%)观众年均线下观影1次。
大盘的回落和激烈的竞争让很多电影开始逃避热门档期,或者眼看要赔落荒而逃。以《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为例,该片先是定档1月,又改档至五一,随后于5月6日撤档,之后不到一周直接上线优酷。
娱乐消费习惯同样改变着内地观众的观影需求。人们越来越爱刷短视频,短视频也在“驯化”着人们的注意力,虽然不小心一刷就是2小时,但是我们很难保持不看手机在昏暗的密闭影院看2个小时的“长视频”。与此同时,“消费降级”也是导致电影市场低迷的重要因素,观影支出也许是被优先砍掉的——2人100多的电影票再加上50左右的奶茶爆米花,很难让年轻人有看到想看的电影说走就走的决心,“等一等资源就能搜到”成了很多非发烧友的普遍心态。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这种消费习惯也进一步压缩了市场的存活空间,长视频平台丰富的剧集占用着人们的娱乐时间,这对大银幕的作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观众买票动机前三因素为:题材/故事吸引人,视觉特效冲击感强,感觉精彩刺激/有爽感。
不过,从2024年国庆档(首日斩获4.94亿票房)来看,观众观影热情仍在,归根结底还是好片子不够多。数据显示,2024年阻碍观众进场或影响票房走势的因素则主要是口碑差、故事俗套不吸引人。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也许,分析了一通之后,“档期”“票价”“明星”“导演”“题材”统统比不上一个好故事更能创造电影的好成绩。一流大片能够“创造”档期,而“中流”影片只能蹭档期,在电影消费市场整体失去疫情前活力的大环境下,如果电影口碑没起来,观众很难掏钱进影院。
盘点2024电影市场总票房,目前来看很难超越2023年549亿的大盘,更赶不上疫情前2019年的峰值641亿,但也依然可圈可点。
冬至之后,北半球白昼开始拉长,中国电影的大盘能被光明照亮吗?2025春节档将会成为检验中国电影观众信心的关键时刻,作为普通观众,我们期待2025年能有更多优秀国产片出现,也有更多引进片可供选择。毕竟,线下观影的体验,目前仍是不可替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鹤翎商贸
|
昨天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内容了,楼主多多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飞鸟俊逸
207
主题
370
回帖
1135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5 积分
积分
113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国民生活
国民社区
寻物找人
有事问答
大家公益
国人学堂
情感天地
旅游休闲
饮食男女
婆媳关系
图文推荐
#情感
17 分钟前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又该如何维系?
1 小时前
脸盲傻傻分不清楚的20对明星合集
2 小时前
透视2024年旅游业:情绪旅游成新动力 跨境游成亮点
3 小时前
旅游
3 小时前
热门排行
1
揭开旅游的真相:旅游,真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2
117亿明星补税名单疑曝光!章子怡夫妇2亿,吴京邓超赵丽颖排前三
3
明星和网红撞衫瞬间!本以为高下立判,谁想到分不出谁胜谁负
4
过气明星现状:摆地摊、当妇男、带货被人骂,一个比一个卑微
5
“十一”长假倒计时 旅游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6
明星都可以做大官,盘点级别吓人的11位明星,看你认识几个?
7
有钱买不了健康!这9位明星患上“怪病”,有人竟称是自己的报应
8
当大官的7位明星,个个才华出众隐藏深,你最熟悉那几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