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如何成为“支柱”︱求知

[复制链接]
查看279 | 回复1 | 前天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旅游产业如何成为“支柱”︱求知_大武汉
郝国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比如在甘肃、福建、安徽时,都提出了重要要求,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在甘肃强调,“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在福建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在安徽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有利于拉动内需、活跃市场。文化旅游业如何才能成为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为何要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说到支柱产业,我们首先会想到钢铁、汽车、石化、房地产,或者现代科技产业如电子信息、光伏、生物医药等高大上产业,文化旅游业何以能成为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支柱产业有若干特点:具有大规模产出,即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大;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即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即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具有就业吸纳作用,即带动大量就业增长等。
从社会维度看,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是满足民生需求、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需要。集物质消费与精神陶冶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生属性与幸福功能日益彰显。
从经济维度看,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需要。在现代经济中,文化旅游业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就业机会多、带动作用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文化旅游是一个泛消费领域,是生活消费的第一场景。“诗和远方”可以激发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文化旅游业的延展性可以带动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还可以促进对外开放,丰富拓展贸易促进活动。
从文化维度看,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一方面能为文化活化提供契机,让静态的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场景中“动”起来,促进文化传播,发挥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发展现代文明等功能作用;另一方面能让广大海内外游客通过旅游,更好地感受中国大地的山川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增强中国文化自信,进而也有利于打造地区文化形象和品牌,有效提升地区软实力和竞争力。
■ 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潜力巨大
文化旅游业是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扩张能力强的产业。从需求方面看,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对非物质生活的需求增长会高于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每增加10%,会有2.5%用于旅游。很显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文化旅游已经不再是人们偶然性的奢侈性消费,而已经是进入大众化日常性的普遍消费。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以上,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23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48.91亿,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2024年假期期间全国旅游人数和消费屡创新高,国庆假期7天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总消费超过7000亿元。
文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已成为涉及餐饮、娱乐、住宿、购物、交通、商贸等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业既能丰富群众生活,又可广泛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并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联动,发挥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体现出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的积极作用。
文化旅游业特别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当前兴起的“奔县游”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也带动了诸多民营企业发展。文化旅游还可以带动起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从发展前景和趋势看,文化旅游业是市场扩张能力强、快速上行的引领性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有关2025年工作重点任务中强调,创新多元消费场景,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代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 文化旅游业如何成为“支柱”
一是抓住“文化”这个统帅灵魂,发挥引领提升作用,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等人文文化,也包括自然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要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又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还要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近年来,湖北各地打开文旅融合新思路,开展了许多创新实践。例如,襄阳市高举“荆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之乡和汉水文化核心区”等文化品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激发和彰显文旅新质生产力,文化和旅游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襄阳从“网红城市”跻身“长红城市”。
二是抓住“融合”这个关键环节,增强整合联动效应。首先,进一步深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通过文化向旅游的引入、渗透,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增强旅游的体验感,不断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同时,通过旅游载体来彰显文化,传承传播文化,让静态的文化活起来,促进文化的消费,并实现产业化发展、产业升级。比如,武汉市将赏花游扩展为城市游,融合“文、旅、体、商、演”等全域要素,开展文旅、体育、商务、招商四大板块75项活动就是成功的实践行动。其次,更要进一步创新拓展“+文旅”和“文旅+”的融合。推动其他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如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旅的融合、现代农业发展与文旅的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文旅的融合、体育康养与文旅的融合、教育科技与文旅的融合等等。还可以增加文旅产品创意元素,丰富文旅产品的内涵和形式,培育“文旅+演艺、科创、商贸、红色教育、工业遗产”等融合新业态,增强文化旅游业的提升、整合、带动等作用,进而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综合性、带动性支柱产业。
三是抓住“产业”这个核心内容,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市场。近些年来,湖北省和武汉市文旅发展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例如,武汉市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文旅产业能级。文旅产业主体正不断壮大,万达汉秀、武汉城市风貌等6家企业获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武汉黄陂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4年以来,武汉签约文旅招商项目16个,总金额56.99亿元。开工建设湖北军事主题文化区、世界自然博物馆、“花博汇·知音花月夜”等17个项目,建成开放新民众乐园、甘露山雪世界等10个项目。湖北要着力发展支持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打好组合拳:要抓紧编制和实施湖北省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精心打造长江三峡、英雄武汉、太极武当、神农秘境、红色大别山等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旅游带核心区。要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全链条提高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大力发展智慧文旅,提升文旅便利度和体验感。要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要不断推陈出新,多域融合增强联动效应,完善业态持续丰富供给。要完善支持政策,创新业态模式,着力推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支持打造文旅龙头企业,实施荆楚文旅品牌提升战略。要开展丰富的文旅主题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擦亮“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文旅品牌。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教育长)
【编辑:姚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曝光,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0

主题

320

回帖

11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