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等于健康

[复制链接]
查看156 | 回复0 | 昨天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环球网

快乐和健康,我给两者之间加个等号。为什么会是等式,以及又如何算出等于?推理演绎的过程,便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里的方法论,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健康。在此我提炼归纳几点心得与读者分享。

分享之一:苏东坡送你好心态

要说快乐的源头,那一定是积极心态。人生活的是心情,过的是心态,心态好,一切才好。当然,好心态也是面对变化与挑战,在人生路上一点一滴不断修炼得之。

苏东坡的故事大家多少都知道,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几乎人人会背诵。这位距今已近千年的老者,却被当下的年轻人视为“最具魅力的男人”,我想,这个魅力正来自他独有的积极心态。

命运往往喜欢同才华出众的人开玩笑,可苏东坡总笑对一次次挫折和打击,把失意当作诗意,把不美好的东西变得赏心悦目。贬官黄州,他就读书酿酒,并常与朋友品茗谈诗,写下了“天下第二行书”《寒食帖》;流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海南儋州,没有食物,他发明了后来闻名于世的“东坡肉”,成了美食家。积极心态在于他,既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微笑,更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洒脱。做人当学苏东坡,这是后世对他最高的评价,也是杭州西湖那条苏堤留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快乐从哪里来?从美食、文学、艺术、音乐、大自然等等。而对快乐的认知,才是积极心态的关键。苏东坡不富有,甚至穷困,但他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所以我说,人不必太富有,如果钱太多,反而自己花钱把自己的快乐买走了。记得早年在菜市场看见一条鳊鱼,身上那点钱勉强买回来烧了吃了,就觉得很快乐。十八年前,我去香港和华平基金谈判,中午的自助餐要600元,很奢侈,也咬咬牙吃了平生第一顿最贵的自助餐,很幸福。可后来我吃过的许多美食不知要比这些贵出多少,却再也找不到那份快乐了。现在想想,还是认知差异,容易满足的欲望其实只是被动的享受,唯有积极心态才会养成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和善于感悟快乐的内心,主动地在平凡生活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还善于制造工作之余的兴趣点,才是真快乐。

我们去吃烤肉,为什么自己烤的要比服务生代烤、帮烤吃得更香、更有味道?就因为是自己积极主动的行为。由此我还联想起家居里设置的壁炉,跳舞人群中围着的那堆篝火,盯着光,看着火苗,包括让太阳晒得暖洋洋的,这些对心灵的治愈都帮助很大。因为光会刺激你的快乐神经,火焰的跳动和木材燃烧的声音,是人感到舒适节律的“1/f波动”,都能让人身心放松而分泌出积极情绪。

一项由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研究显示,积极情绪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能抵抗疾病。同时还发现,快乐的人体内分泌的幸福荷尔蒙——内啡肽和多巴胺水平更高,这些荷尔蒙可以提高兴奋感,减轻疼痛,并且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被称为“快乐研究之王”的美国精神治疗专家戴维森说:“快乐就像是人类各种积极情感的荟萃”,还有实验表明,人的快乐指数提升2%,心脑血管和免疫系统的风险则会减低22%,英国伦敦大学实验指出,“快乐能护心”。所以快乐的人往往拥有更好的生理指标,快乐就当然等于健康。

分享之二:工作着的快乐鱼市”

快乐等于健康,那工作可以等于快乐吗?在我看来,人活着肯定要工作,工作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过程,而产生喜悦和兴趣的快乐工作才是享受生命。

我刚工作时,一位商界老前辈曾对我说,你一定要把工作当作打弹子一样快乐。当时我并没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后来读到德国作家歌德的名言“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才豁然开朗,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开始在事业中寻找快乐,可以说快乐成了我创造力的源泉。所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快乐工作才是神仙的时光,每天工作8小时,是12小时的效率。所以我在公司倡导全体红星人“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反过来想,如果工作是一种不快乐,人生便是地狱。一个人从走上工作岗位到退休,黄金时间不过三十五年,要是工作不快乐,8小时只有2小时的效率,而且时光难捱度日如年,那整个人生都会不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生又多么可悲啊!

澳洲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鱼市,在那里游客和顾客们买的不是鱼,而是一种享受。当你走进这家鱼市,扑面而来的并不是令人作呕的鱼腥味,而是鱼贩们的欢乐和嬉笑。这些鱼贩就像一支球队的队友,他们合作无间,让冰冻的鱼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又在每个人头顶上飞来飞去。他们一边欢快地工作,一边还唱着“队歌”:“看啊,10条鳕鱼飞向了你,6只螃蟹飞到了远方。”快乐的团队,欢快的场面,很难想象这并非一个快乐的派对,而是来自本该腥臭的鱼市。

有人好奇地问一个鱼贩:“是什么东西让你们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仍能保持这样愉快的心情呢?”小贩说:“实际上几年前,这个鱼市还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地方,大家整天都在抱怨。不过后来我们发现,抱怨也是一天,不抱怨也是一天,倒不如愉快的接受当下的工作。既然改变不了工作量,不如就从工作的品质入手。于是,大家开始试着将工作视为一种娱乐和艺术。”

多好的回答啊,事实是心态改变了,工作中创意源源不断,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串又一串笑声。练的时间长了,人人都有一副好身手,鱼儿在他们手中就像马戏团里的盘子、绣球一样甩得随心所欲,快乐的鱼贩们就成了这个鱼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且,这种轻松欢快的气氛还影响了附近的上班族,这些人经常来鱼市与鱼贩们共餐,因为他们的工作心情同样受到感染,甚至有不少丧失了工作激情的主管特地跑来向鱼贩们请教保持快乐的心得。他们就邀请客人一起参加接鱼游戏,让那些受不了鱼腥味的人,都变得笑逐颜开。每天从鱼市走出的每个人,手中都会提着一大袋水产,可与其说他们买的是鱼,不如说这是对鱼贩给予他们快乐的一种回报。

这就是快乐工作的魅力,这种魅力所散发出的热情,就是你和被你感染到的人健康的营养剂。“快乐鱼市”的启示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那就是以最饱满的情绪投入工作,同时树立品质目标,提升能力,发挥创意,让世间所有的喜悦改变原有的枯燥与压抑。

我对工作的原则一向就是“有事干,好好干,开心干”,具体来说,你要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订出目标,并分解目标,付诸实施,同时不断提升相关技能。当一个个小目标的成功实现,其实就早已是你一个个兴趣爱好的点,你便会即时快乐,即时满足。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布莱恩·科诺森做了一项测试,当被测试人打赢一次电子游戏,就能获得一小笔现金奖励。科诺森说:“在他们得到金钱奖励的时候,我们用仪器探测他们的大脑,可以看见他们大脑出现一道‘闪光’,这肯定和他们赚到钱时产生的快乐有关。那道闪光不是出现在大脑左前额叶的皮质层,而是大脑皮层的深处。”他还发现,奖励越大,对大脑皮层深处的刺激也越大。

有人说,人其实不是因为成功才快乐,而只有快乐才成功。我说胜利属于快乐者,业绩和成就感属于快乐者,积一次次的小胜、中胜到大胜,越赢越快乐,越赢越智慧。快乐工作还不仅是好生活的基石和物质保障,更是智商的源头。同时我相信,这种快乐一定等于健康。

分享之三:萨巴仑卡的喊声与王姐的笑

日前看了场WTA的网球年终总决赛,网球我不太懂,但给我留下非常强烈印象的是,加冕年终第一的白俄罗斯女将阿丽娜·萨巴仑卡,她打球时的喊声震耳欲聋,很有气势,一声声大喊一次次发泄,一声声大吼一次次快感,十分震撼。

运动员除了打球,譬如还有举重等,叫喊声大,喘气鼓气供养充足了,力量就大。女作家池莉写过一本小说,书名叫《有了快感你就喊》,于是我想,快感既是快乐的感受,那叫喊一定是快乐的宣泄,更是精气神的呼唤,化解体内淤结,对人的健康必然产生巨大的益处。

萨巴仑卡的喊声,又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笑声。我认识一位五十出头的女性,大家都叫他王姐,她特别爱笑,见面还没开口就先笑。她制造的笑点很多,普普通通的事也会哈哈大笑,随时随地都会笑,而且会笑作一团,笑得手舞足蹈。为此我专门询问了她,她笑着告诉我,她生下来身体就不好,命都是捡回来的,直到结婚生子,每年还要打两季的针,可她坚信快乐是最好的良药。

她有两句话说得好,一句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另一句是“一面成佛,一面成魔”。笑对人生,笑对世间万物,笑对困难,笑脸就成了万能钥匙,而每天的生活也在朝她微笑。于是早晨推开窗,就拍日出的短视频;走进小区,照下杂草从中的一朵鲜花,然后把这些发到朋友圈,不在身边的人也会因她的分享被快乐感染。她说“虽然我脸上有皱纹,可我把它看成岁月缝成的花。”

我也是一个尤其喜欢笑,善于笑的人,而且笑还是我创业成功的利器。早年我没有资金,没有关系,没有人才,唯一拥有的就是我笑的能力,我真诚的笑让客户很放心,让员工受感染,让自己变得更自信,人家都称我为“笑眯眯先生”。后来我才知道,笑的时候供氧充足,增加了元气,排出了浊气,并能消除神经和精神的紧张,使大脑皮层得以休息,让肌肉放松,经脉舒展。从医学上看,笑是能量充沛者的自然流露,是人心里和生理健康的标志,是快乐的外在体现,就等于健康。

分享之四:蒲团上的“快乐疗愈”

如果说喊和笑是动态的快乐,那我再讲讲静态的“蒲团上的快乐疗愈”——打坐。

打坐也称禅坐,我去过两次上海的龙华寺,专门请教了大师,之后就不定时的自己练习、琢磨。前几天,似乎被一些小事纠缠得有些烦恼,不愉快了,人就难受,于是连续几日,早晚我就在蒲团上打坐半小时。没想到,这还真有“快乐疗愈”的功效。随着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来,一呼一吸,深呼吸,然后每吐一口气,内在的负情绪就减轻一点。非常神奇,到最后,几天前的烦恼竟消化掉了,心情平静了,我又开心起来。

我感觉到,打坐的快乐疗愈,对我似乎比聆听流水的声音,和看山、看风景作用来得快,也更有力。因为从物理上说,人盘腿坐了,再通过呼吸,把原本多在下肢的血流引到了上半身,于是五脏六腑,乃至大脑全通畅了。经脉一通畅,情绪问题也随之解决,人就即时快乐,化解了淤结,所以我称它为健康长寿的“免费药”。

同时,从心理上来说,专注呼吸时,内心放空了,主观念头便逐渐减少,不思维,没杂念,甚至什么都不想,人一定身心轻松。由此推导,我们日常即使不做打坐,也必须把记忆里负面的东西清除掉,不纠结过往,而让自己的大脑永远是快乐的记忆库。保持安详、平和,与对生活的满足、感恩,就是平时心境的打坐,它会让属于你的那份快乐持续久远。

荷兰社会心理学教授鲁特·维恩霍文曾说:“如果我们感觉不舒服可以去看医生,如果我们感觉不快乐,却没有医生可看。”的确,生活中总会有不完美,或让人不开心的事,那我想最好的医生还是你自己,药方就是学会化解,万事往好处想,想着幸亏没有更差,心路就宽了。而学会包容,学会转换,心则更大,也最幸福。宽容看上去为他人,其实是为自己;不会宽容,似乎为自己,其实是害自己。宽容度高的人,善于换一个角度理解事物。

分享之五:巴菲特的“快乐经”

2010年9月29日,央视《对话》栏目特别节目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采访巴菲特。尽管这位八十高龄的老人刚飞行了十几个小时,但面对主持人和几位嘉宾提出的各种问题,他思维敏捷,妙语连珠,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巴菲特在对话中透露了他的三条“快乐经”。第一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做事,首先是要自己喜欢,而不是为了别人喜欢,他说:“我有一个内部的记分牌。如果我做了什么事,别人不喜欢,但我自己很喜欢,我会感到高兴。如果我做的事,别人纷纷夸奖,但我自己并不满意,我不会感到高兴。”

第二是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巴菲特说,与你并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就像“为了钱和你不爱的人结婚”一样,他发现,工作时寻找合作伙伴要找你喜欢的人,才能让你更快乐。同样投资时寻找你喜欢的管理人,才会让你投资业绩更好。投资就是投人。

我曾在街头看到过一个老头骑一辆自行车改成的三轮,后面坐着一位老太在吃爆米花,有意思的是,她每吃一颗,就要给回过头来的老头嘴里塞一颗,尽管老头牙都没了,可好像嚼得依然很香——这便是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真实情景吧,我相信这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一定活得很快乐,很健康。

巴菲特说的第三是住在让你快乐的地方。他曾经在纽约和华盛顿居住过,但之后,却选择回到美国中部农业大州内布拉斯加州只有40万人口的奥马哈。住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快乐老家,经常看见从小一起长大的快乐伙伴,经常吃从小吃到大的快乐食物,不仅比生活在大城市快乐得多,健康得多,而且他认为“奥马哈是一个让人心智正常的地方,在安静的奥马哈要冷静地思考就容易得多了。”

这点我也深有同感,过去我住一栋很大的别墅,但总觉得内心空落落的,并不十分舒坦。现在我租住在小区的公寓里,每天在林荫道上散步,听着鸟儿的鸣叫,有天早晨我又看见一位大哥在唱歌,还拿手机自拍下来,再回放给自己听,自娱自乐。往前走,另一位大姐也在大声唱歌,一直在唱,自得其乐,都挺好。如今我好像接了地气,朋友也来得多了,于是每天都感觉快乐在拥抱我。

快乐既是人生的“供应链”,又是一个情感的能量场,在这个场中人与人是会相互感染的,快乐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在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舒适程度,而且这些因素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所以我一向倡导与快乐的人交友,当然自己首先要传递快乐,分享快乐,在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的“独乐乐”同时,更要多助人为乐,希望他人快乐,在“众乐乐”的场域里收获更大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快乐与健康。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说过,快乐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我想具备这智慧和能力本质是善良正直,基础是真诚坦率。小孩子为什么爱笑,当然也会哭,都来自他天真无邪的童心,那我们成年人想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就得像孩子那样敢于表达自己得真情实感,不伪装,不做作,开朗活泼、精力充沛地活得自在,活在当下。

“为快乐敞开一扇门,让它进来坐一坐。”当快乐进了你的心门,与你朝夕相伴,那坐在它对面的,一定是健康。(车建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2

主题

323

回帖

11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