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汽车“闪耀”时刻

[复制链接]
查看397 | 回复0 |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过去的2024年,“价格战”、“内卷”硝烟弥漫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能力,核心表现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和技术的不断突破。同时,竞争促使车企加速创新,智能化成为焦点。汽车出口也快速增长,展现了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2024年有哪些值得铭记的重大时刻和成就。
汽车产销均超3100万辆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完成全年预期目标。这也是继2023年之后,中国汽车产销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万辆。至此,中国新车产销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库存消化、企业销量增长起到很大促进作用。2025年开年伊始,以旧换新政策接续,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最高补贴1.3万元。业内对其促消费效果寄予厚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表示,对2025年车市的发展情况持乐观期望,2025年产销量有望达到3290万辆,实现同比4.7%的增长。
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1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640.7万辆,同比增长23%;汽车出口额1174亿美元,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占比从1.7%上升到3.3%。自2023年以521.8万辆的成绩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后,2024年中国凭借640.7万辆的成绩蝉联首位大概率已无悬念。虽然日本尚未公布全年数据,但前11个月的数据已被远远甩开,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持续放大。
从2020年的108万辆到2024年的640.7万辆,在新能源汽车的加持下,中国汽车出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据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4年,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企业方面,整车出口排行靠前的企业包括:奇瑞、上汽、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北汽、东风、悦达起亚、江淮等。除了中国自主品牌加速出海外,合资及外资品牌也纷纷将中国作为制造基地,面向全球市场出口。
新能源汽车产销首破1000万辆


2024年11月14日,一辆粉色车身的岚图知音SUV缓缓驶下生产线,10家新能源车企新车下线的视频同步播放。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规模起步推广,到2018年产销量过百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时近10年;再到2022年的产销量过500万辆,用时约4年;再到首次突破年产1000万辆,仅用时约两年。
从全年来看,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道,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首破7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含出口)为275.4万辆。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93.1万辆,占比达70.1%,较上年同期提升10.4个百分点,也是历史上首次突破七成。至于2024年全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含出口)为2756.3万辆。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占1797万辆,市场份额为65.2%,较上年同期上升9.2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的实力和市场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合资生产模式到如今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过程,无论是在设计还是性能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为市场份额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也给中国品牌汽车进入高端市场带来了机会。
新能源汽车份额突破4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占到汽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如果单看2024年12月,这一比例已经达到45.8%。伴随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以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汽车企业崛起,一汽、上汽、东风等老牌车企加速转型,跨界的小米、华为也狂刷存在感。在这一年,比亚迪销量超过427万辆,小米汽车也交付13.5万辆且2025年目标瞄准了30万辆。华为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分别合作推出的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备受关注,还将与广汽合作打造全新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进入竞争新态势。
L2级乘用车渗透率超50% / 为L3级自动驾驶立法


汽车正日益成为“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交汇点,智能化趋势越发明显。工信部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披露,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达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预估全年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超过1700万辆,L2级乘用车渗透率也会超过60%。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方面,中国已确定首批9个联合体,开展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2025年是基础智能化元年,会进入全面覆盖阶段,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可能会接近65%。
另外,继深圳2022年行动之后,赶在2024年底,武汉、北京也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立法,计划2025年实施。华为、理想、小鹏等多家企业均计划在2025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
新势力迈入“百万俱乐部”


2024年10月14日,理想汽车第100万辆整车在江苏常州制造基地下线;4天后,理想汽车第100万辆整车实现交付。中国汽车行业迎来第一位累计达成百万辆生产和交付的造车新势力玩家。当然,如果将广汽埃安也纳入新势力的范畴,则这一时间节点还要再往前提。2023年12月底,广汽埃安达成累计产销100万辆,不仅成为全球最快破百万辆的纯电品牌和新能源品牌,也是全球最快破百万辆的汽车品牌。
与此同时,蔚来、小鹏、零跑等也在快速追赶,并在2024年先后达成累计销售50万辆的里程碑。小米后发势头颇猛,伴随2025年年中第二款新车YU7 纯电SUV上市,预计其销量还将迎来快速增长。
飞行汽车主管部门“低空司”成立 / 飞行汽车来了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设立了低空经济专管司局——“低空经济发展司”,简称“低空司”。主管部门的挂牌成立,给本就火热的低空经济赛道再添一把火。低空经济与汽车产业具有强关联性,尤其是飞行汽车成为大热的风口,小鹏、长安、吉利、奇瑞、广汽等加速布局。在2024年11月举行的中国航展中,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沃飞长空的AE200首度亮相,随后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12月在成都启动建设。2024年12月,广汽集团发布了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也首发亮相。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相继在2024年中国航展和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亮相,计划2026 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交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发改委“低空司”的正式挂牌成立,顶层设计与产业趋势共振,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低空经济有望乘风而起,大有可为。

文:张冬梅 编辑:黄霞 版式:齐萌


给小编加个鸡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