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华为开启汽车智驾两级竞争

[复制链接]
查看1462 | 回复1 |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阶降本普惠,高阶持续上攻,2025年车市价格战仿佛变成了智驾之战
[color=rgba(0, 0, 0, 0.9)]
文|《财经》实习生 晏玉婷 记者 王静仪编辑 | 王静仪
2025年刚开年,汽车自动驾驶就卷到没边?2月10日,比亚迪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引发行业热议,首次将L2+级智驾下沉至6.98万元车型,带来“智驾平权”。2月20日,华为为售价超过100万元的尊界车型举办技术发布会,L3级智驾成为核心卖点,“实现从被动智能到自主智能的跃迁”,主打“智驾向上”。以比亚迪华为作为代表,在智能化下半场,智驾逐渐出现两重竞争:中阶降本普惠,高阶持续上攻。“中国的超高端汽车市场其实规模不大,各家车企推出超豪华车型,并非指望卖出多少台、贡献多少收入和盈利,目的有两个。”瑞银投资银行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对《财经》表示,一是塑造品牌形象,对于30万、50万元的车型形成销售助力;二是先行试点最新技术、高成本技术,为以后普及到中低端车型积累经验。

普惠智驾下沉到10万元车型“往年价格战是简单的降低价格,今年更多是增加功能、增加产品,价格战有了一个新方向。”巩旻说。智能驾驶,正是2025年价格战的“必卷之地”。这几天已经陆续有几大车企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在价格未变的基础上为车型搭载智驾系统,“智驾平权”也成了价格战的另一种方式。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推动智驾从“高端配置”向“全民标配”转型,计划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2月10日,比亚迪发布了全民智驾战略,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将智驾下放至入门车型,比如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整体覆盖了10万—20万元主流区间。广汽前不久与Momenta、速腾聚创等供应商签署深化合作,旨在以更高性价比,加大智驾的搭载比例。东风岚图、奇瑞、长城、吉利等,也都在规划类似的中算力平台智驾量产。此类智驾的普及能满足日常生活场景的使用。例如比亚迪搭载的天眼之神,主要以视觉为主,部分版本融合激光雷达,配备自有440万级车辆数据,已实现高速NOA成熟发展,能够完成实时监测路况、高速自主换道、规避潜在危险等功能,但城市NOA还在逐步落地中。比如从7万元级别的海鸥,到20万级别的汉,比亚迪将搭载天神之眼-C的技术方案,拥有支持高速/快速路智能变道和超车,以及自动泊车的能力。在感知硬件上,全车共有12颗摄像头,同时配备了5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没有配备成本更高的激光雷达。智驾正在下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转折点,全民智驾时代来了。清华大学汽车系张抗抗博士分析,头部车企敢于提出“智驾平权”的底气在于,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和人才供给已经相当成熟。而智驾产业链日渐成熟,智驾系统成本自然迅速降低。“在技术平权或者技术普及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一些变现的可能性。早期行业有一种想法,车企按月收取智驾的订阅费来赚钱,现在随着中低端车型智驾的普及,这种变现是越来越不可能了,消费者从中是得益的,而各家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做出创新。”巩旻说。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推动中阶智驾普及,2024年国内 L2 + 高阶智驾渗透率仅为 8.5%,比亚迪及后续自主品牌新车密集上市有望推动国内L2+渗透率提升至30%+。随着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成为主流方向,行业标准逐步建立,各车企都会努力实现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类似功能,使得智驾功能在不同品牌间差异缩小。国科础石战略总监刘博判断,到2030年,智驾的普及率将达到60%-70%。当智驾实现了“0到1”的突破,接下来则会追求“1到多”,车企需要不断优化智驾体验、提高安全水平、尽可能多地覆盖长尾场景。


高阶智驾上攻百万豪车智驾的战争正逐渐分成两大方向:中阶智驾降本普惠,高阶智驾持续上攻。在2月10日比亚迪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后,2月11日华为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就发布微博表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和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上述表态被外界解读为是喊话比亚迪,也为此次尊界技术发布会制造了噱头。

(图源:余承东微博)

2月20日,华为举办尊界技术发布会。尊界 S800作为鸿蒙智行的“第四界”,定位为百万级超豪华轿车,此次推出了华为与江淮历经五年联合打造的‌途灵平台,被称为行业首个全栈融合的中央域控数字平台,核心功能包括5D蟹行模式、“三智”融合和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基于此,能够实现多种极限场景的极致智能驾驶体验。同时途灵平台支持L3级自动驾驶架构。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目前所有智驾系统都仅仅是停留在L2级自动驾驶辅助阶段,哪怕是华为自己的ADS 3.0也只是无限接近于L3级自动驾驶。而尊界S800就是按照L3级智能驾驶架构设计,上市后将直接搭载L3级自动驾驶,拉开新一轮智驾战争。“车企和科技企业的跨界融合加速了技术的进步。如果没有这些合作,传统车企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形成自己原先不具备的能力。大家在合作当中优势互补,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加速了很多新产品的落地。”巩旻说。目前华为智驾水平属于行业第一梯队,根据企业宣传,2024年,鸿蒙智行旗下车型智驾总里程超过12亿公里。华为智驾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无高精地图模式为核心,支持城市和高速NOA,尤其在复杂城市道路中表现出色。

(图源:新浪财经 图说:华为ADS与比亚迪天神之眼对比)

但高成本限制了市场渗透率,需依赖高端车型合作维持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鸿蒙智行车型成交均价达到37万元/台。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自主品牌超豪华车型凭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新能源化等差异化竞争优势助力自主品牌与老牌合资品牌错位竞争,逐渐崭露头角。研报还指出,基于鸿蒙智行系列车型座舱内饰的越级舒适体验及高端智能化标签,江淮尊界的客户主要来源于“78(宝马7系和奥迪A8)”电车直接转化、平价格带的“78S(宝马7系、奥迪A8和奔驰S级)”燃油车系转化、向上价格带超豪华燃油车系转化,根据销量测算敏感性分析,稳态月销量约为1400台-2200台,年销量有望破万台。不过,想要打造让车主们心甘情愿一掷千金的品牌,并非堆砌概念、比拼配置那么简单。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萌认为,进入50万元以上,乃至百万级别赛道后,考验车企的将不仅仅是性能、科技实力,还有品牌光环的塑造能力,如市场推广、为高端用户提供附加服务,建立和维护高端社群等,都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精细化投入。尽管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汽车行业里最高端的那部分消费人群,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仍然有限。数据显示,国内百万级以上豪车仅占整体汽车销量的1%。所以,黑科技的赋能能否带来尊界的突围,最终还是要看其在市场的表现。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汽车品牌高端化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可,不能简单地等同为售价高端、技术高端或品质高端。“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不论车企如何争论,当产品投入到市场,消费者对品牌和配置的认知都会回归正常,那时的竞争才是真正的竞争。


责编 | 杨明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豪哥692 |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共鸣,已转发楼主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7

主题

369

回帖

14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