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车市正逢周期波动,汽车金融如何破局

[复制链接]
查看993 | 回复1 |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2022年,我国新车金融渗透率逐年递增,到2022年触及天花板,达到58%,但是2023年却出现2个百分点的下降,今年的数据还未出来,但预计与去年持平。汽车金融渗透率该如何实现增长破局?
11月2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2024汽车金融产业峰会在天津召开。本届峰会以“有序竞争、超越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士在解读剖析当前汽车金融面临的增长困境的同时,也试图寻找汽车金融如何破局、如何合规发展、如何赋能汽车消费的答案。
01
金融机构要坚持长期主义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在致辞中,分析了当前汽车市场的环境。他提到,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已进入结构调整的深水区,一方面汽车消费侧压力不断提升,价格战延续,汽车销售毛利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市场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连续4个月超过50%,传统车企经营十分困难。
与此同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连续出台了多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其中主要的是“以旧换新”政策,在今年全年可以拉动整个乘用车市场增量超过160万辆,预计今年全年乘用车零售会增长超过5%。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作为汽车行业的助推器,汽车金融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稳步提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在供应链金融端,库存融资服务仍然是支撑整个汽车流通市场高速运转的润滑剂;在消费金融端,金融购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购车的自主选择,并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驱动力。
但汽车流通市场高质量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市场周期调整阵痛在所难免,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叠加价格战的持续影响,当下传统车企和经销商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风险在抬头,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经销商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亟需汽车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帮助。汽车市场是一个整体,经销商、车企、金融机构是共生的关系,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各方越要认清事实、抱团取暖、互相借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流通市场和汽车金融市场的高质量转型。
王都呼吁,金融机构要有长远眼光,不要因汽车行业的短期问题冷眼旁观、不愿援助,一方面要为厂家、经销商、车商提供更充足的支持,保障汽车流通链条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还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覆盖个性化需求的汽车金融产品。
02
金融产品也要提供情绪价值

诚然,汽车消费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汽车金融市场的走向。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市场的份额逐渐提升,汽车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有下降趋势。北汽汽车金融副总经理田颖谈及,汽车金融公司市场份额下降,是多个因素叠加导致的结果。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年轻客户的比重不断增加,汽车金融公司不仅要提供单一的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输出情绪价值,要满足客户更简便、产品更灵活的诉求,这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提升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汽车金融产品营销模式的变化,特别是造车新势力要求金融机构打破原有的销售方式,转到线上进行直销,这对成熟的业务模式带来了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市场参与方越来越多,到2024年8月,与汽车金融相关的法人主体约1500万个,仅2024年新增注册主体就有约250万个。这一方面说明汽车金融市场被外界看好,另一方面也说明汽车金融市场彻底成为红海市场,无论从价格、服务还是审核材料方面都更加内卷。在此背景下,金融监管环境也正在变化,要求金融机构更加严谨、稳健,但同时监管也打开了一道口子,即可以做零首付的金融产品,松紧之间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上汽通用金融市场销售部总经理鲍震谈及,眼下汽车金融市场“高息高返”现象泛滥,汽车行业依然沉浸于价格战的氛围中,金融机构想要利用价格折让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逻辑上可以理解、本质上无可厚非。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变了味,很多车型的销售,贷款与不贷款的价格截然不同,汽车贷款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捆绑销售。
近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推出“一口价”政策,限制高息高返产品的入侵。“伴随市场进入理性发展阶段,汽车金融公司通过量身定制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更柔顺的流程,提升用户满意度,还会找到第二波发展机会。”鲍震说。


03
行业发起自律公约 抵制“高息高返”

其实感受到艰难的不止汽车金融公司,抢占了更多市场份额的商业银行也在苦海中挣扎。随着“高息高返”在汽车金融行业渐成主流,银行也承受着巨大的盈利压力。
浦发银行零售信贷部副总经理严红霞认为,“高息高返”短期内或许能让消费者受益,因为让利惠及了消费者;但从长远看,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会带来很大损害,这在商业上是不可持续的,不利于行业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最终也会影响汽车销量。因此,金融行业应尽快中止这种局面。
在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以外的金融服务机构,也深受“高息高返”之痛。豆秒数科集团董事长伏勇全甚至直言:“是行业生态出问题了,建议监管部门对‘高息高返’业务进行适当约束。”他指出,消费者在发现贷款利息并不低后,很可能进行投诉或提前还款。经销商为了获取订单,被迫持续让利,将返点折让到车价中,也没拿到好处。而当消费者提前还款,银行极可能产生亏损,也怨声载道。最终,金融服务机构成了兜底方,各方均不获利。
鉴于这样的行业背景,2024汽车金融产业峰会期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9家商业银行、6家汽车金融公司、3家租赁公司和易鑫集团共同发起《2024汽车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自律公约》,呼吁行业遵守法律法规、强化内控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渠道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履行社会责任。
一汽金融副总经理贺鹏分享了一汽金融在合规经营方面的经验,通过建立横向要素齐全、纵向衔接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做到“业务延伸到哪里,合规管理体系就保障到哪里”;将监管评级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驱动,锚定监管评级结果持续向好的目标;持续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
04
金融出海 助力汽车大国变强国

国内外市场风云变幻,近年来中国汽车加快了走出国门的脚步。正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管委会副主任任东生所分享的,2023年我国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出海之余,中国汽车金融如何同步走出去,为汽车出口提供金融支持?
从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远道而来的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多元金融公司总经理汪涛,分享了其深耕当地市场8年的经验与思考。在印尼,约有70%的消费者选择金融方式购车,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另外,日系燃油车在印尼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入,给当地消费者带来了新鲜体验,也让中国汽车拥有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中资汽车金融公司则紧抓机遇,面向电动汽车的盈利性进行深度探索,开发产品。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车企想要在海外卖车,必须要依赖自己的金融产品。但事实上,中资汽车金融公司在海外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具体来看,首先,海外人才储备不如国内成熟和稳定。其次,销售场景、金融科技、智能化在海外市场跟国内有很大差距,配套体系跟国内相比,包括融资、合规各方面都在学习和不断积累中。再次,海外市场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很高,风控还涉及中心化、区域化、全球化等概念,合规非常讲究本地化,为此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此外,车企销量还在爬坡,大的方向是促销售,汽车金融要支持车企销售,同时平衡销售和风险也是很重要的议题。金融公司本身也面临运营成本,因为我们销量比较低,所以获客成本、转化成本、运营成本到资产规模以及抗风险能力,都是我们现在亟须去克服的挑战。
不过在汪涛看来,无论是汽车出海还是金融出海都面临着重重挑战,中资汽车产业链一定要与中资金融机构联手,才能逐步形成与日系、韩系产品相抗衡的竞争力。长期如此,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路径才会变得更加清晰。
文:郝文丽 编辑:焦玥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以前不懂,看帖总是不回。一直没升级和增加经验,现在我明白了。反正回帖15字就可以升级,还可以赚经验。升级又需要经验,于是我把这句话复制下来。遇贴就回,捞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主题

346

回帖

10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