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5月30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武安赵窑遗址等一批商代考古发现。
赵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有仰韶早期(后岗一期文化)、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仰韶晚期(大司空文化)、龙山早期、夏时期、早商、中商、晚商、西周、战汉时期等遗存,基本涵盖了从仰韶早期到汉代冀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序列,尤其是夏商周时期遗存基本一脉相承。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部主任魏曙光介绍,通过对赵窑遗址的解剖发掘与勘探,发现一条长度330米,宽度2.4-21.6米的壕沟环绕仰韶早期的聚落,围拢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为目前河北发现的..史前环壕聚落,也是后岗一期文化最为明确的环壕聚落。
(图为赵窑遗址发现的陶窑)
考古发现显示,赵窑遗址环壕聚落等级较高,主体时代为洹北商城时期,主要有房址、陶窑、窖穴、墓葬和殉兽坑。发现有排水的石砌水道,其中发现房址最为引人注目,排列规律,多为双室,多带台阶式门道,有分布规律的柱洞,部分房址地基下有人牲现象。另外,**发现屋内导热循环系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魏曙光介绍,赵窑遗址1960年发掘的1件青铜器和1件陶器上有“↑”符号,2022年发掘的1件青铜戈和1件磨光陶片上也见到相同符号。青铜器上的符号代表族徽,“↑”代表“矢”族或国。根据严志斌教授《商代青铜器铭纹研究》书中记载 “武安赵窑一带可能是矢族所在地”,结合赵窑遗址的规模、等级、时代,认定赵窑遗址应是矢国的核心区域,即都邑。
(图为赵窑遗址M21【21号墓葬】出土的铜戈与陶鬲)
“此次通报的赵窑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揭示了聚落的多层结构,活化了商周时期河北地区人们的生活历史场景,复原了商周社会生活,填补了河北商代编年体系空白,展现了商周之际文化变革,是我国商代考古与商文明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价值。”魏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