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是冬闲时节,临漳县西羊羔乡北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却是一副生机盎然的忙碌景象。只见工人们戴着口罩有的在采摘蘑菇,有的在搬运蘑菇,有的在给蘑菇喷水。 西羊羔乡充分发挥菌菇产业的“造血”功能,产业发展与“扶贫扶志”相结合,组织贫困群众参与菌菇基地日常管理、采摘、加工,获取劳务报酬,激发内生动力。据了解,该基地吸纳北村、西村等附近村20余名贫困村民劳作,带动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基地工作的贫困村民齐香荣笑着对记者说,“我们每天收入七八十元,天天有进项,月月有收入,大大增强了致富的信心。” “刚创业的时候,前期投入成本200多万,而且技术要求比较高,前期一度亏损了几十万,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坚持了下来。” 基地负责人宋临海看着整齐划一的大棚,心里泛起层层涟漪。近年来,西羊羔乡围绕“生态脱贫 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本土资源,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抓好山药、辣椒、大蒜、蘑菇、甘蔗等特色农业种植,通过政府推动、龙头带动、科技拉动、全民互动等措施,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逐渐走出一条精品特色农业致富之路。 西羊羔乡北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正在申请成立食用菌种植产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北村党支部书记董继辉说,蘑菇种植劳动强度小,老人和妇女都可以胜任,目前已有很多党员、群众咨询承包蘑菇大棚事宜。 借助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蘑菇远销山东、河南、北京、东北等地,年产蘑菇350多万斤,年产值超过500万元,带动周边近百名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小”蘑菇带动“大”经济,将小蘑菇培育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及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