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文稿:如何有效促进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

[复制链接]
查看5104 | 回复0 | 2024-1-28 21: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表明,推动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可以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负面情绪和问题行为的出现;可以让孩子乐于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一、如何拥有良好亲子关系
(一)依恋理论
简单来说,依恋指的是我们与某个人紧密的感情关系,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人,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完整的;不安全型依恋的人,分为回避型、反抗型、破裂型,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够好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够好,他的关系会是什么样的?不安全型依恋的人,自我非常脆弱,会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把他人对待自己的所有方式包括来自他人的善意,都理解为针对、伤害、欺凌。内心强大的人,即便是面对他人的恶意,也不会将其归为对自己的伤害。所以,安全依恋与否对亲子关系有重要影响,对未来其他关系的建立也有影响。在学校里,与同学关系不好的人,通常对自身没有明确定位,自我不够好才导致人际关系不好。
按照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如果想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出门前要跟孩子说一下。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会哭,故意在出门时悄悄溜走,这种行为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所以,出门前要跟孩子说一下,比如告诉孩子几点回家以及回家后要做什么。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有工作,不得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出门上班,确实容易引发孩子的分离焦虑,但如果孩子能理解家长会回来,而不是抛弃自己,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焦虑。其次,在断奶过程中,尽量不要在乳房上涂辣椒,或直接与孩子分开一周。我的建议是,抱着孩子断奶。我是这样做的,提前一个月告诉孩子,一个月后就不能吃奶了,要吃更有营养的食物了。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会安慰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没有被“舍弃”的经历,没有无端找不到妈妈的时候,就会逐渐产生安全感,在以后思考亲子关系或其他关系时,就会更正面、积极。
如果错过了3岁前或6岁前建立安全依恋的关键期,我们还可以做到保有敏感的回应。有些家长能回应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些家长则更多关注生理需求。当今社会,我们要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研究发现,父母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是亲子依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孩子认知和情绪发展以及身体发育方面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能敏感地捕捉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正确回应的话,孩子就会觉得是被关注的,就会在感觉很舒服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就会和父母相处得好。
举一个例子。一个在小学品学兼优,自律性很强的男生,升入初中后,对奶奶的关心很反感,经常冲奶奶发脾气,妈妈多次劝说也无用。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一个自律性很强的孩子,唯独对奶奶的关心出现如此大的反应?我问这位妈妈,奶奶平时说的是什么话。这位妈妈说,都是关心孩子的话,比如“喝水了吗”“作业做了吗”。我说,我们来想一下,奶奶的话,对于一个自律性很强的初中生来说,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被当作很笨的小孩子看待。这位妈妈说,有这么回事,孩子总说奶奶把自己当成3岁小孩。我说,这就是了,到了初中,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小大人了,会强调自主性,奶奶的话却是在否定他,仿佛他没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这位妈妈说,也有这回事,孩子说过,奶奶不信任他。所以,这个孩子本身是有规划的,奶奶的提醒就显不出他的规划了。于是,我建议这位妈妈回去好好和孩子沟通,向孩子解释奶奶说这些话时的内心感受。沟通需要技巧,但沟通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就体现家长的敏感性了。这位妈妈回去做得非常好,消除了孩子的情绪问题。
(二)冰山理论
我们要提高敏感性,通过孩子的行为理解其内心感受和想法。冰山理论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冰山理论是指,一个人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水平面上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藏在水平面下,不为人所见。冰山在水平面上的部分,也就是行为,受水平面下的部分,也就是一系列内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底层的因素就是自我。自我关乎安全依恋能否建立,直接影响行为。
大部分儿童青少年的自我还不强大,他们总是期待较高,渴望很多,在不被满足时,会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所以,我们要认真琢磨冰山理论,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的内心,从而提高回应的敏感性和精准性。
我的建议是,多倾听。大家可以想一下,平时在与孩子相处时,是孩子说得多,还是家长说得多。一定要让孩子多表达,尤其是10岁以上的青少年。只有多听,才能听到孩子的内心,才能敏感地做出回应。所以,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家长的敏感和关注。
(三)做温暖的父母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做温暖的父母。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是,“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我希望,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也尽量做温暖的父母,不要因为学习破坏亲子关系。曾经有极端的家长说,“宁愿你以后恨我,也要让你上大学”。然而事实证明,如此长大的孩子大多都经受着抑郁症等痛苦的折磨。所以,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我的建议是,避免训斥孩子。很多父母经常训斥孩子,总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训斥是无效的。为什么是无效的?人在被训斥的情况下,会自动进入防御状态。这时,孩子就开始找理由,认为不是自己的问题,都是其他人的问题。比如,考试成绩出来后,一些家长觉得不理想,就会训斥孩子没有认真学习。而孩子觉得自己很努力,比班上的“谁谁谁”好很多。可见,训斥带不来好的效果。
我们可以做温暖的父母。同样的情境下,我们可以说,“试卷上的哪些题错了,老师讲过后,还有哪些题不会”。这样做,可以督促孩子继续努力。比如,有一次,我的女儿在单元测验中考了89分。回来后,我问她:“现在知道是哪儿错了吗?”她说:“知道。”我说:“老师讲了吗?”她说:“老师讲了。”我说:“老师讲完后,还有哪些题不会吗?”她说:“没有了。”我说:“这次考试取得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她说:“是……”孩子不会因为父母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温暖处理,而松懈学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向往上进的。表现不理想的学科反映的是孩子不擅长的领域,越是不擅长,家长越要以温暖接纳的态度待之。
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经常训斥孩子,意味着家长有很多情绪。母亲情绪稳定,减少负性情绪表达,家庭就是稳定的,孩子就会有安全感。除训斥孩子外,忽视对孩子的伤害同样很大。家长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或生气或忧郁,忽略孩子的诉求,自然无法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此外,父母冲突的影响也非常大。有学者走访20多个国家,对1万多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最不希望父母吵架。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把孩子牵扯其中,比如问孩子,如果父母离婚,会跟谁。孩子大多害怕失去家庭,对父母、家庭无比忠诚,可以为家庭和谐牺牲很多。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幸的童年”往往与父母冲突有关。
二、如何进行有效亲子沟通
沟通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先联结再改变(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二是感觉好时才能做得更好(feel better do better)。
有效沟通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说,而是建立系统的互动式沟通。说之前,我们要先看,之后是听,最后才是说。这一过程的重点是,心要与孩子同在。只有感觉被关注了,孩子才有可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我们要用心地观察、回应、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才有可能展开沟通。
(一)看
看之前,要先把自己手里的事情停下来,也就是说,看之前要先停。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在厨房做饭,既没有出来迎接,也没有看孩子一眼,只说了句“饭还没做好,先去做作业吧”。这个中学生说:“做什么做,就知道做作业。”这样的反应,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当时的情绪不对劲,家长没有看到,直接让孩子先去做作业,才会刺激孩子做出的。所以,孩子放学回来,家长要先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看孩子,与孩子接触一下,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关心的。
看什么?第一,看孩子的表情,观察孩子的身心状态。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孩子高不高兴都是能看出来的。既然是能看出来的,就要多关注,要从情绪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心里。比如,孩子晚上不睡觉,比起说“这么晚了,赶紧睡觉吧”,不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儿不高兴,是不是今天考试考得不理想”,当然这句话的前提是家长知道今天有考试。大家想想,这句话问出去,孩子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心思被猜到了,家长既知道自己不开心,还知道是因为什么,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第二,看情境。一是看时间,睡前或者正玩的时候,孩子可能不愿沟通。二是看回应,对于中学生来讲,虽然有沟通的意愿,但是不会总是按照家长所构想的方式进行。所以,家长要看孩子的状态、时间、情境。
看了之后,要把看到的信息加入沟通之中。比如上文提到的,“你看起来有些不高兴,是不是考得不太好”。加入沟通后,孩子感受到的是被在意、被关心,感受到的是家长的温暖。所以,看这一步很关键,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
(二)听
听的时候,家长要放下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和偏见,不要出现“你不听话”“你不认真”“你不努力”等想法,甚至直接说出这样的想法。在做咨询时,我们鼓励孩子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我发现,有些孩子表达后,家长会直接用一句负面评价让孩子闭嘴,比如“你这样讲,是不对的”,又如“你说出这句话,就表明你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件事情”。孩子一说话,就被家长“封上嘴”,自然不再说话。所以,倾听,是要听到核心内容,而不是封上孩子的嘴。上文提到的冰山理论,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倾听的时候,我们要听到不同。孩子和我们的观点可能是不同的,我们要善于从孩子的心声中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了解孩子。
倾听的时候,家长要采用接纳的姿态,身体要前倾,目光要跟随孩子,时不时地要点头回应,还要注意表情变化。有些家长问,和自己的孩子说话都有这么多“要求”?这就要看孩子的状态,如果想要改善不良的亲子关系,就要调整回应、倾听的方式。家长要放弃“只有说才能引导孩子”的观念,要少说多听,以孩子为主,突出孩子的自主性。
(三)说
说,要有技巧地说。上文提到的沟通基本原则之一,先联结再改变(connectionbefore correction),就是要对孩子有同理心,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先有回应,与孩子建立联结。感受孩子的感觉,理解孩子的想法及其内心世界,有了同理心,沟通才能更有效。
比如,一个孩子说:“烦死了,上学真无聊,不要念书了。”一种回应是:你还这么小,现在不上学,能干什么?没有学历,如何在社会立足?学习本就是一件苦差事,只有坚持才是胜利。这也是很多家长一开口就能做出的一种回应。这种回应有效吗?孩子已经觉得烦死了,再被灌输一些道理,会不会感觉更烦?
另一种回应是:听起来似乎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很不愉快,发生了什么让你难过的事情,我们一起聊一聊。“很不愉快”是情绪感受层面的词,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建立与孩子内心的联结。而且,在这段对话中,家长看到了孩子的难受,并表明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意愿。在问清楚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后,家长可以给孩子出些主意,从不同的视角讲些建议,可以说“爸爸这里有一个方法,你愿不愿意听一下?不这么做也没有关系,只是给你个建议”。我们这样讲的时候,孩子就有可能会听进去,会更愿意和我们倾诉和沟通,寻求我们的帮助。
第一,尽量避免“不”开头的命令式语言。很多家长,包括老师,经常使用“不”开头的话,比如“不准看手机”“不准玩游戏”。一般来说,听到这种命令式的语言,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着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不”语言转变为正面语言,比如将“别看电视”变为“看完这集后,去洗碗”,将“别打游戏”变为“吃完饭后,可以打30分钟的游戏”。这种表述的重点是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不许做什么。虽然孩子听完这种表述后,反抗的情绪小一些,但也不会立刻很听话地去干什么,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家长还要寻求其他的技巧和方法。
第二,尽量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和教导直接讲给孩子。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提问可以引导对方进行思考。比如,我们可以问“你的打算是什么”“你内心是怎么想的”“如果想改进的话,最容易做到的是什么”。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采用最多的是开放式提问,也就是5个“W”开头的问题。比如,我经常和我女儿说,“你今天晚上打算做什么”,或者早上起来的时候,我会问她“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没有带”。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在提问时提供选择。
第三,家长要尽量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的自我同一性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一个人总是被打击,尤其是小学生,就会容易丧失信心,失去努力的动力,但如果孩子的每次努力都能被看到、被肯定、被鼓励,自然愿意继续努力。所以,改变一个人的不良行为、不良想法,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进行批评和说教,而是鼓励和肯定。比如,管理一个班级,如果只是反复批评做得不好的同学,班里的氛围只会更差;如果多肯定、表扬,树立积极的榜样,班风就会变好。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也是如此,家长要看到孩子表现好的一面,及时给予肯定。
对人的肯定,可以分为表扬和鼓励。有些家长会用“很聪明”“很贴心”“很棒”等话语夸孩子。这类夸奖属于表扬的范畴,不是鼓励。表扬的对象是做事的人,鼓励的对象是行为。进一步说,表扬针对的是好的、正确的、完美的结果,鼓励针对的是努力的过程。比如,一个孩子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做数学题,结果没做对几道题。从结果看,这个孩子不值得表扬,但是从过程看,他付出了3个小时的努力,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如果家长只关注结果,斥责孩子花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做对题,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打击。所以,家长要多用鼓励。
研究表明,表扬出来的人,总是会在意自己的表现,寻求别人的认可,因为总是担心结果,在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鼓励出来的人,在面对挑战时,会主动尝试,因为努力的过程也会有收获。从长期效果来看,被表扬的孩子会慢慢地依赖别人的评价,而被鼓励的孩子会逐渐发展出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有助于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hr>作者:蔺秀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4

主题

335

回帖

11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