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养生方法,开启节后健康新生活

[复制链接]
查看485 | 回复0 |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吃、喝、玩、乐成为了不少人春节假期的主基调。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对自己放任自流,肯定会给身体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






今天为大家分享5个养生方法,助你在节后快速恢复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状态。





一、养好脾胃,吃饭香
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的关系极为亲密。胃功能不好,则影响脾的运化,所以脾胃不好的人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


特别是在春节假日里,集中且连续进食大量肥甘厚腻的食物,会突然增加肠胃的负担,过犹不及,同时也不符合均衡、适度的健康原理。


“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


假期结束后,我们应尽量做到:
    要控制高盐、高糖、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量;
    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增加心脏负担;
    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改为无糖果汁或者水;
    坚持每日食用5份蔬菜、水果,每份约一拳的量。


所以,建议大家以后即使在节日期间,也要和平时一样,少吃或尽量不吃肥肉、油炸食物和甜食,如果已经感到自己的脾胃有了小状况,可以多吃补脾益气,既消食,又温润的食物,比如,山药、熟萝卜、莲子等。








二、午间散步,采阳养生
为适应春之生气,立春过后,我们更应当增加“主动运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刺激,加强体内新陈代谢,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特别是在正午温暖的阳光下散步慢走,可促进人体气血流通,振奋激发人体自身阳气; 若以背部朝阳,督脉经气旺盛,更有助于采集天地间之阳气,补充人体阳气之不足。


这个方法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阳虚体质、以及经常无精打采、爱打瞌睡,总感到精力不济的年轻人群。长期坚持,可使人体阳气充足,精力充沛,生机旺盛。


此外,汲取大自然的阳气,对养护心阳大有好处。烦闷时,多出去走走,面朝阳光,深呼吸,烦闷能减轻一些。如果可以约上一两位朋友,将烦心事都说出来,对心脏好哟。








三、睡好觉,精神饱
中医养生注重“起居有常”,而许多人春节期间的作息与平时截然不同。特别是爱熬夜,熬夜不仅伤肝肾,也伤心脏。


人需休息,心脏也一样。心脏休息的方式就是在你睡觉时“缓慢跳动”,如果经常熬夜,让心脏得不到休息,心脏问题自然就会出现。


加之没有规律的生活,会打乱人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与运转,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节日病”也随之显现。


许多人在假日结束、恢复工作时,常常会乏力疲惫、精神萎靡,抱怨自己的节日“过得好累”,其实这就是假日起居无常带来的后果。


正因如此,假期结束后,我们更注重调理自己的作息习惯,尽量早睡,让自己一觉醒来,满血复活。








四、舒缓颈椎,没负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零部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中老年人群就饱受颈、腰椎等骨病的折磨。


颈椎病本来是老年病,但现代人经常低头看手机和电脑、长期颈椎姿势不当等,导致颈椎病越来越高发,也越来越年轻化。轻则影响生活和工作,重则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春节期间,亲友相聚,唠家常、搓麻将,难免久坐导致的颈椎僵硬。


我们可通过一个同样简单的动作拉伸,缓解疲劳。


具体做法:正坐,双腿向前伸直并拢紧绷,脚尖向着身体的方向回勾(感觉小腿肚子被拉伸),脚跟蹬地。


同时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手心向天空方向翻转,手臂伸直,尽量充分地向上伸展,找脊椎被拉开的感觉。保持这个姿势10秒,放松,再做一次。










五、调整心态,豁达明朗
春节里,亲朋好友在一起玩乐饮酒,这些都在所难免。中医认为,冬春之交,正是呼吸道疾病、肝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多发季节。


通宵熬夜、饮酒打闹,这样的氛围,一则增加肝脏负荷,容易损伤肝脏,而如果因打闹而动气或抑郁,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要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情,要注重精神调养,不可暴怒亦不可抑郁。


假期难免吃多喝多,肠胃和肝脏都需要加倍工作来消化油脂、分解酒精。节后,一杯助消化、调肠胃、疏肝理气的清新茶饮就是必不可少了。





人体自带“健胃消食穴”

大多数中国人都属于脾虚体质,典型的症状就是消化能力弱,这一点在春节表现得尤其明显。像暴饮暴食导致的胰腺炎、各种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症状,在春节期间都极易发生。即便没有急性发作,饮食积滞的后患也常会在节后慢慢体现。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位——四缝穴,和增强脾胃消化功能的茶饮搭配,效果更佳。







取穴:四缝穴为经外奇穴,它的位置也很奇怪,在我们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根手指的横纹上,位于第2-第5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手掌前端,第1个指间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




具体方法:最好用大拇指掐按,用手指的指腹轻轻按压四缝穴直到出现痛感即可,双手交替进行。





中医把手指看做人体,四缝的位置刚好是人体中部的位置,能调理中焦的问题,如消化不良、顽固咳嗽、腹泻等。尤其是小孩子的饮食消化方面。


所以,小儿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积食等症状者,都可以找四缝穴。


有些人以为,四缝穴只对孩子有用,其实不然。对成年人进食油腻过多,胃部不适,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都可长期用这个方法。


节后养生茶饮

春节假期的吃吃喝喝,肠胃负担倍增,节后生活回归正常时,可每天泡一壶清淡爽口的茶饮,不仅茶香四溢,令人心情舒畅,还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的恢复肠胃消化功能。

除了消食的绿茶之外,也可选择一些特殊功效的花茶舒缓肠胃,如玫瑰花、洋甘菊、薄荷等。






陈皮普洱茶材料:陈皮5克,适量普洱,也可加入干荷叶10-15克。


▍做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此茶饮清香甘爽,具有化痰祛湿、疏肝润肺、消积化滞的功效。






麦芽山楂通气茶▍材料:炒麦芽10克,炒山楂片3克。


▍做法:将炒麦芽、炒山楂片置杯中,加开水约250毫升,加盖20分钟后代茶温饮。


▍功效:此茶饮可开胃健脾、和中下气、消食除胀。尤其是当体内排气不畅,能造成腹胀和胃胀时,饮用麦芽、山楂通气茶能轻松解决。






双花山楂茶▍材料:山楂5克,玫瑰花6朵,茉莉花5朵。


▍做法:将山楂、茉莉花、玫瑰花放入杯中,待水煮沸后冲入,盖盖子焖15-20分钟,滤渣后放凉饮用。


▍功效:双花山楂茶非常适合爱美的女士喝,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开胃促消化,还可减轻女性生理期疼痛。■


【来源:至诚金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7

主题

398

回帖

14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17